全国政协委员郭媛媛:建议中小学组建文化工坊
中国网 2021-03-03 09:35

“文化产业体系的先进性、现代性、发展性等,决定了我们强国征程的速度、强度、力度和厚度。”

“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文化强国的实在、动态、强大的力量。”

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郭媛媛对文化事业发展的定位,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我国现在文化生态的现状。而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让文化不再小众,而变万众。就在我们身边,近年,各式文创周边产品的更迭频出,让我们越来越意识到,文化其实就在点滴间。

文创“叫座”,五度是关键

手机壳、文具、化妆品……如今,文化不再被束之高阁,而早以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从故宫到各类旅游景点,从政务机关到自媒体公号,人人文创、处处文创已是寻常。文创叫好,如何叫座?郭媛媛指出,五度是关键。

“文物不仅是物件,更是历史、故事和民族文化性格的积淀。”从这个角度说,郭媛媛认为,“会讲故事者得文创天下”。但其中也要有对“五度”的把握。

首先是深度,围绕一定的IP,即文创资源,应有深刻的文化理解,以把握其文化价值;第二,厚度,即空间性。所有文化资源都是当时历史情境、人、事,以及当时社会实践的综合体,因此,要呈现这样厚重的内容;第三,新度,即创意。文创在设计和构思时,应有与众不同的新意,尽量追求让人能眼前一亮的视觉效果;第四,广度,即符合大众的趣味、要求,有更广泛的受众范围;第五,用度,即文创物品与生活实际之间应该有更好的关联,能用在当下,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发展自不必说。另外,在这一过程中,还要以故事化再现、重塑,要让文化产品高质量,也具文化内涵与当下趣味。

五度以外,文创也该“少点”什么。郭媛媛希望,文创从业者要少点急功近利,少点海阔天空,少点粗制滥造,少点单调重复。当前,文化产业正在高速发展,文创产品也不断推陈出新,政府管理部门可考虑对产品生产的高质量和富内涵,建立相应的准入门槛和约束机制,以为提升文创更高价值,形成与时俱进的行业规范。

在郭媛媛的众多研究、实践与思考中,故宫的文创产业是她认为比较成熟且成功的。她认为,故宫文创取胜的关键,在基于传统优秀文化资源的深刻理解,在产品、故事等方面予以了精心设计、资源融合、体系打造,而且还以当代人可以接受的对话、呈现方式去表达,从而实现了文化空间、时间价值联想和拓展。“比如故宫的上元节和‘我在故宫过大年’,让文物、文化跨越历史,在时空中重新鲜活,和年轻人、和大民众对话,这就成了活的文化。”而故宫文创的设计和生产,并没有破坏故宫的原生态,从整个传统文化的保护、创新来说,不是存量开发,而是资源增量的开发,传统文化籍此得以可持续利用、可深度焕发。

文化基因,得从娃娃抓起

如今,文创产品不仅为更多成年人热衷,在中小学生间,开展文创活动也已成为常态。在中国网记者的走访中发现,很多中小学已经形成自己的文创产品,甚至初具规模。对此,郭媛媛表示非常支持。“从小在孩子心中根植文化创意、创新的种子,全民文化品味和素质才能提升。”

郭媛媛认为,文化创意和产品开发的过程,其实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激活。这恰恰是社会目前最需要激发的能力。在中小学阶段开设文创社团或课程,对学生大有助益:第一,有利于积累传统文化素养,使其养成文化兴趣;第二,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创意能力;第三,有助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具体该如何落实?郭媛媛提到了四个“用好”:用好课堂教育,通过美育、艺术教育,并在讲授传统文化以外,实施创意实践,在结合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第二,用好现场教育,让学生们置身于高品质文化场所,通过设置和策划活动,使其能联系实际,置身其间、参与体验;第三,用好课外实践,在每个学校组建文化工坊,让有兴趣的孩子常规性参与其中,使美育灵感和创意被激活、被支持;第四,用好文化大师和线上文化讲座资源。“这个时代是一个空间的时代,不仅是真实空间还有线上空间,互联网是有集成作用的,我们要通过联动让学生获取更多的资源。让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们,获得文化自信和文化创新的基础性和根本性培育”,郭媛媛强调。

文字/中国网记者 刘佳

供图/受访者

查看原地址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