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气象日 跟随院士走近“数值天气预报”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2019-03-23 13:40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记者王虔)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年的主题是“太阳,地球和天气”。3月22日,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第61届国际气象组织(IMO)奖获得者、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曾庆存院士给200余名“科学求真营”的师生做了主题为“大气科学的前身、现代与未来”的科普报告,讲述数值天气预报的发展。

世界气象日 跟随院士走近“数值天气预报”

曾庆存院士做主题为“大气科学的前身、现代与未来”的科普报告。中科院供图

曾庆存院士首创“半隐式差分法”,在世界上第一个成功求解原始方程作数值预报,并发展了数值天气预报的数学物理基础理论,是国际数值天气预报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卫星大气红外遥感研究中提出“最佳信息层”和反演方法,被世界各主要卫星数据处理和服务中心所采用,服务于实时天气预警和短期天气预报。在报告中,曾庆存院士回顾了上世纪六十年代气象学发展为大气科学的科技飞跃,气象监测从单纯的站点监测变为包含气象卫星遥感的全球监测、气象预测从天气图经验预报发展到数值天气预报。

曾庆存院士介绍,数值天气预报是根据物理学原理(大气动力学)建立描述天气演变过程的方程组(数学模型),输入观测资料,用电子计算机作数值求解,预测未来天气。他畅谈了数值天气预报从孕育期(应用高度简化的涡度方程)、青春期(应用原始方程)到成年期(全球中期预报)的演变过程。时至今日,较准确的定量数值天气预报能及时预测气象灾害,对于防灾、减灾、救灾,保护公民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在数值天气预报的支持下,经过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已经实现了多个登陆我国台风零死亡,极大保护了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世界气象日 跟随院士走近“数值天气预报”

曾庆存院士为前来听报告的同学们题词:好好学习,为国家作贡献,为人民服务。中科院供图

据悉,数值预报的准确率和时效已有了质的提高。目前国际上天气预报的有效性也从早期的1-3天,提高到5-7天,7天的预测能力到了可进入实际业务预报的程度。世界气象组织将数值天气预报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技发展之一,《自然》杂志则盛赞数值天气预报的发展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在数值天气预报的基础上,我国逐渐发展出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由曾庆存院士倡导并参与研制的国家大科学装置——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正在建设中,未来将为国家防灾减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气环境治理等重大问题提供科学支撑,推动地球系统科学不同学科之间的学科交叉和融合,促进我国地球系统科学整体向国际一流水平跨越。

查看原地址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