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11月17日讯(王李科)“信仰把我们连在一起”……一字字一句句,在舞台上从作为学生的“江竹筠”口中唱出,虽然稚嫩,却充满力量,展现了著名革命烈士江竹筠(以下称为江姐)在共产主义精神的鼓舞下将悲痛化为革命信念,饱含着她为革命事业奉献一切的决心——这是大型红色音乐剧《红梅花开》的一幕,令人动容。11月17日,记者从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了解到,由中国东盟艺术学院、自贡市文化旅游和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出品,联合北京大学民族音乐与音乐剧研究中心创作的音乐剧《红梅花开》10场公演已完美落幕,深受观众好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作为2022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红梅花开》阐释了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传递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为观众积蓄新时代革命文化的精神力量。人民文学奖、四川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作协主席团委员蒋蓝评价道:“多变的音乐唱腔,饱满的人格塑造,高扬的理想主义光辉,红梅花与鲜血的象征,既是这部音乐剧的基调,又成为了红色音乐叙事的高音部。”
作为一部音乐剧,《红梅花开》与传统讲述江姐故事的艺术作品大不相同。从叙事角度来看,音乐剧《红梅花开》另辟蹊径,从江姐学生时代讲起,不仅生动地塑造了一批革命年代立志救国、甘愿奉献的青年人群像,同时也讲述了江姐在共产主义的引导下,从年轻懵懂的少女到经历老师、爱人的牺牲后仍牢记革命信念,逐步成长为稳重成熟的共产党人的过程。“我们避开了江姐入狱后的故事,聚焦在她从青少年时代一路成长为优秀的共产党员的路程,希望能为江姐的革命精神赋予全新的面貌。”本剧导演、编剧、北京大学民族音乐与音乐剧研究中心主任周映辰如是说。
因此,《红梅花开》让观众更有代入感,更全面地了解江竹筠和她经历的一切,仿佛和江姐一起成长。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更觉在艰难环境下坚持理想信念的不易。对此,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焦阳表示,“作品展现了青年江姐在求学中的成长历程。当时的她和现在的青年观众年龄相仿,同样的年纪,不同的时代,不一样的青春,能有效地引发青年观众思考。”
《红梅花开》人物塑造细腻,真实动人。观剧过程中,观众感觉到江姐也是一个普通人,就好像我们身边的朋友,有心爱的丈夫和孩子。特别是听到她对自己刚出生的孩子唱的摇篮曲时,更能感到深深的母爱。
使用歌舞叙事的音乐剧形式讲述革命英雄的故事,如何讲好红色故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这对于艺术创作者来说并不是简单的事情。既是编剧又是导演的周映辰教授选择使用充满现代感的音乐和舞蹈风格,使整部剧气质年轻化,时尚化。本剧虽然讲述了革命英雄的故事,但是音乐并不老套,反而十分贴近当代的审美。剧中多次使用了说唱的音乐形式,使多人的场景中的对话节奏紧凑、语气活泼,搭配充满动感的舞蹈,形式多样,整个舞台生动鲜活。剧中的场景舞蹈设计也别出心裁,编舞多使用现代街舞中的元素。开场的学生群舞充满现代感,表现了学生时代的青春活力和理想主义精神。剧中表现印发报纸的舞段场景也充满设计感,不同角色的人在舞蹈中进行印刷、分发等行动,结合节奏紧张的音乐,展现出了当时严峻的形势和革命事业的艰难。
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特聘学术院长,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文科二级教授、博导,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委彭吉象评价道,“编剧和导演通过四幕的剧情结构和立体的装置舞台,充分发挥了音乐剧将诗、歌、乐、舞融为一体的优势,通过优美动听的旋律和唱段、气势磅礴的舞蹈和场面,以及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充分运用音乐剧的特点,成功地刻画出青少年江姐与同学们在导师指引下革命道路上的成长历程。”
《红梅花开》不仅是一部优秀的音乐剧作品,更是一堂新时代爱国主义思政教育课。该剧所有舞蹈部分和部分主要角色的表演都是由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的在校学生完成。“大部分演员是年轻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讲,参与《红梅花开》的演出,对他们来说,既是一堂生动现实的思政课学习,更是一次生动的美育和艺术教育。”彭吉象表示,
“这次中国东盟艺术学院联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进行创排,将北京大学的美育传统带到剧目创排中,借鉴北京大学音乐剧MFA教学美育实践的新路径——剧目带动教学,重视原创剧目的美育功能,通过剧目实践带动学生专业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思想境界,也增强了专业水平,成为了人才培养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