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慈善教育专家云聚首 共话"体验式慈善教育"的本土化探索与实践
中国网 2020-05-18 14:45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公益慈善组织积极参与疫情应对,体现出社会力量在危机治理中的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公益行业专业化不足、人才匮乏等短板问题。为进一步推动社会关注慈善教育创新,由敦和基金会和公益慈善学园联合举办的以“体验式慈善教育的本土化探索与实践”为主题的“敦和雅集”沙龙于2020年5月5日线上进行。19名来自公益慈善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和部分“善识计划”资助的高校教师云聚首,开展分享和互动,希望能为体验式慈善教育的本土化探索和实践答疑解惑、指明方向。

主题分享环节,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马玉洁老师、美国伟谷州立大学公共、非营利和卫生管理学院助理教授李华芳以及公益慈善学园“善识计划”的志愿者邓敏讷分别带来了关于“体验式慈善”实践的精彩分享。马玉洁老师以其新冠疫情下的《公益十讲》通识课程体验式慈善教学为案例,详细分享了整个设计、引导和实施过程,及其观察到的成效和反思等。李华芳对于体验式慈善教学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多年来将其融入日常教学中。他从体验式慈善是什么,具有什么显著效果,尤其是在中国开展教学的效果等方面进行深入分享。邓敏讷老师则站在项目运营的角度介绍了体验式慈善项目设计与运营上存在的难点的挑战等。

在互动讨论环节,嘉宾们围绕体验式慈善教育本土化实践的现状和问题,运作模式的重点与难点及支持系统等方面展开了深入探讨。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罗文恩认为在中国的情境和语境下体验式慈善的概念作为一种教学模式,与公益实践比较接近,是一种融合真实场景的深度学习,故而需要进一步扩展。最少应该有三种形式,分别是giving-based learning(基于捐赠的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基于项目的学习)和internship-based learning(基于实习的学习)。华东师范大学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周俊提醒大家反思慈善教育的主体、目标和方式。公益慈善学园发起人、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李健、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宋庆龄公益慈善教育中心主任杨志伟、国际公益学院教授何进、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王银春、上海宋庆龄基金会副秘书长杨晔等十余位专家学者分别围绕慈善教育创新贡献了真知灼见和精彩观点。各位嘉宾的精彩观点详情可进一步关注“公益慈善学园”公号查阅。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朱健刚教授最后对本次研讨会进行总结发言。他提出,首先与会嘉宾所谈的体验式慈善教育与现在国内高校所做的“服务学习”具有差异性,这里的体验式慈善带有积极捐赠的教学方法,是一个新事物,能否在中国开展确实需要讨论。其次,参与式讨论需要很多利益相关方都参加,从本期雅集的讨论缺少了关键的参与主体即学生。在目前自主化学习时代,学生的真实的声音特别需要被听到,他们的态度和内驱力是关键。第三,希望各位慈善教育者用行动研究的思路去做教学反思和自我批判。最后,体验式慈善教学的利益相关方多元,但最重要的是学生群体,服务对象,学校和合作组织(所谓的合作社区)。要注意的是不能为了训练学生而去轻视损害到服务群体的利益,这两者是最难平衡的,但也是最重要的。

相关阅读:

何为“体验式慈善”?作为公益慈善教育的一种创新发展形式,“体验式慈善”也称为“服务学习”或“在资助中学习”,是指通过给予学生一定资金用以公益慈善捐赠,在具体场景和实践中指导学生动态跟进捐赠全过程,从而增进其慈善体验以达到普及慈善理念目的的教学方法。

2019年9月,由敦和基金会和公益慈善学园联合发起的“敦和·善识计划”开展以来,首期20位高校教师在开设公益慈善通识教育课程的同时,以探索的精神和创新的方式试点开展体验式慈善教学。“善识计划”正在持续进行,如何优化项目并在此基础上叠加体验式慈善教学的试点,达成推动高校慈善教育和普及学生们的慈善理念,离不开慈善教学工作者和研究者的合力协作和支持。对此,“敦和雅集”也将开放平台,在合适的机会继续召集慈善教育专家共话,共同推动中国公益慈善教育的发展。

查看原地址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