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北京3月22日讯(记者胡俊)“三年来,国科大面向青少年为主体的社会公众,开展科普报告近450场,累计线下受益人次超6.5万,约四分之一的报告主讲人为两院院士。”3月20日,春分,中国科学院大学在玉泉路校区召开2021年度“春分工程”科普工作座谈会,总结国科大三年来的科普工作成果,共话科普工作未来。
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市怀柔区等教育界、科普界嘉宾以及国科大师生代表,近50人出席座谈会。国科大常务副校长、科协主席王艳芬教授作《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服务一流大学建设》的科普工作报告。会议由国科大党委副书记、科协副主席高随祥教授主持。
据了解,2018年春分之日,国科大启动推出了学校社会责任品牌“春分工程·青少年科普专项行动”。“春分工程”取义万物复苏的“春分”时节,青少年的科学梦想像一粒种子,在科学光芒的照耀和引领下,迸发出希望、活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以理性的视角认识世界、热爱科学、向往科学。
“在座的很多嘉宾见证了‘春分工程’的萌发。年过七旬的天文学家汪璟琇院士、化学家李永舫院士、理论物理学家欧阳钟灿院士、地球物理学家石耀林院士,以及国科大天文学院院长武向平院士,是国科大科普工作的带头力量。”王艳芬向各界同仁长期以来关心和指导国科大科普工作表示诚挚感谢。
王艳芬指出,中国科学院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科学院直属高校,国科大在科普工作方面具有坚实、良好的基础,既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学科实力,有能力将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又拥有全国最大体量的在读研究生,是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也是现实中活力四射的科普力量。
王艳芬表示,“春分工程”是国科大的科普品牌,也是学校一项重要的社会责任项目。她希望青年学子在服务社会的实践中,体悟‘博学笃志’的价值追求,涵养‘格物明德’的人格气质,真正做到全面发展。” “春分工程”在提升社会公众科学素养的同时,也为青年学子提升科技创新意识、科学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担当搭建了实践平台。
三年来,“春分工程”以公益支教、科技辅导、科普展演等多种形式在全国多省市开展科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仅2019-2020年,由“春分工程”专项资金支持,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研究生培养单位师生组织实施的科普活动已近150场,累计线下受益3.2万余人次,线上直播受益人次超过2000万。
积极“跨界”合作,国科大部分师生深度参与创作和传播优质科普内容,在央视国内首档大型科普节目《加油!向未来》、北京人民广播电《照亮新闻深处》等知名科普节目中解读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在科普座谈中,央视创造传媒艺术总监、央视知名主持人王雪纯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曹则贤、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段玉龙等嘉宾积极建言献策,共话科普新机。
2018年5月,国科大与怀柔区教育委员会、怀柔区科学技术协会签署三方合作协议,携手实施“春分工程·怀柔青少年科普专项行动”。2019年底,国科大17位教授、博导,被聘为怀柔区中小学的科技副校长。多年来,国科大以服务驻在地中小学为责任支点,为怀柔全民科技素养提升贡献力量。
据悉,国科大已将“春分工程”列入学校的“十四五”规划文化建设专项规划。未来,国科大将进一步加强学校科协建设,深入挖掘学校科普资源,壮大科普专家队伍,完善学生科普社会实践平台,与各媒体平台合作创作更为优质的科普内容,通过各类科普活动,为提升公民特别是中小学学生科学素养贡献力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座谈会上,还举行了中国科学院大学首届科普科幻作品大赛颁奖仪式,中科院科学传播局局长周德进以及国科大校领导王艳芬、高随祥等和嘉宾为获奖代表颁奖。
(以上图片均由中国科学院大学提供,摄影杨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