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布|将乡村文化数字化,让数据有故事!专家为留住乡愁支招
中国网 2019-05-27 19:44

5月26日,印迹乡村文化工程启动会暨农业文化遗产高峰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国网记者 张艳玲 摄

中国网5月27日讯(记者 张艳玲)思乡不仅是文化现象,更是游子的心理状态和本能。未来,如何留住乡愁,怎样传承乡村文化?近日,在北京召开的印迹乡村文化工程启动会暨农业文化遗产高峰会议上,与会专家针对乡愁及乡村文化传承等问题进行研讨。

去年9月公布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引导和支持各类人才服务乡村振兴建设;引导企业家、文化工作者、退休人员、文化志愿者等投身乡村文化建设;实施乡村经济社会变迁,争创工程,鼓励乡村建设;推动乡村文化旅游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

乡愁是什么?

乡愁是温厚力量,是文化脉络

中国古村落保护的首倡者、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曾对媒体透露,根据相关部门统计,2005年前,我国自然村有360万个,如今不到270万个,中国每天有80到100个村落在消失。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如何理解并留住乡愁?

什么是乡愁?在尚农智库秘书长、全国科技振兴城市经济研究会副理事长袁学国看来,乡愁是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见证,是乡村亲情文化的传承,乡愁承载着历史文化脉络,是活的文化传承。乡愁还是乡村振兴和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要把乡愁变成文化创意源泉。

而在北京工商大学原党委书记谭向勇的记忆中,60年代、70年代的乡村吃饭的味道好,水和泥土的味道好,空气、土壤和水很干净,乡村文化发达。他认为,乡愁是每个人对家乡情感的寄托和希望,是人类社会几千年农耕文明传承下来有记忆、有价值的东西,是一种温厚力量,是文化脉络。中国乡村消失速度很快,应该保护起来,谭向勇建议搭建一个类似于种子库一样的东西来保护乡村文化。

如何留住乡愁?

将乡村文化数字化 让数据有故事有传承

复旦大学六四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国务院扶贫办信息中心原副主任王小林认为,建印迹乡村档案馆可行,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新兴科技将乡村文化数字化,在数字化建设中,让数据有故事、有记忆、有情感、有价值、有创意、有服务、有增值、有传承。

山东省荣成市荫子村乡贤代表姚鸿健认为,乡村振兴要打造乡村文化生态和治理结构,需要外来力量,乡村仅剩下老人和妇女,仅靠他们的力量振兴乡村很难。乡村振兴现在更需要行动,建立印迹乡村档案,让离开家乡的人群,再回村时,能有回忆。

与会有的专家认为,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乡村振兴要走文化兴盛之路,文化兴盛要加强乡土文化建设,首先要搭建平台将乡土文化留下来、传承下来,让人看得见、传得下来、留得下来。还有专家也认为,乡村振兴应振兴文化,建设文化园,改善农村居住、文化环境,释放乡情,让文化流动起来。

据了解,“印迹乡村文化工程”是在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立项实施的“印迹乡村档案馆”公益项目基础上扩展而成的集公益数字文化档案馆建设、基于乡情的文化活动、乡村文化创意开发等一体的综合性文化项目。该工程通过建设“印迹乡村档案馆”,为个人和机构提供乡愁文化资料在线存储空间,搭建地缘乡村文化交流和大数据服务平台;挖掘乡愁文化内涵,组织“印迹乡村之旅”活动,引导城市居民关心、关注、支持乡村建设;实施“印迹乡村发现”计划,挖掘乡村文化产业价值。

查看原地址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