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李孝轩:积极应对外来有害物种非法入侵风险
中国网 2023-03-08 11:07

近年来,外来有害物种频繁入侵我国生态系统,人为放生导致繁殖扩散,强势抢夺我国本土物种生存空间,严重威胁生物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给非传统安全带来严峻挑战。

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已发现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其中219种已入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1种因具有潜在威胁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仅2021年一季度,全国海关截获外来物种710种1749批次,检疫性有害生物204种、14196次,同比增长27.8%。我国面临的外来有害物种非法入侵形势非常严峻。

非法交易和无序放生成为主要诱因。近两年,一些不法电商公开贩卖具有超强繁殖力的巴西龟、福寿螺、鳄雀鳝等国家禁止的外来有害物种,面对举报公然利用大数据杀熟,跨界推送关联商品,助长非法交易。

以上问题,在司法规制方面缺乏统一的执行标准,均散见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中,缺乏严格的法律效力,在司法实践方面缺乏统一的指导。

为此,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云南省委会副主委、云南工商学院执行校长李孝轩建议:

一是统一裁判标准。细化“非法引进、释放、丢弃外来入侵物种罪”司法解释,使“外来入侵物种”的定义与《生物安全法》《长江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保持一致;对《渔业法》第十一条作出修订,就禁止在开放水域投放外来物种或其他非本土物种种质资源作出明确规定;尽快修订完善《野生动物保护法》《生物安全法》《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等法律规章,对外来入侵物种的引进、销售、购买、放生等环节作出清晰明确的规范。加快推进管控外来物种专项立法,构建跨部门联动机制,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

二是加大交易环节执法监督处罚力度。强化口岸防控,加大非法引进、携带、寄递、走私外来物种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按照“打源头、端窝点、摧网络、断链条、追流向”的要求,压实司法、工商、电商等各方责任,实施网格化管理,开展违法养殖和无序放生专项整治,从严追究经营者、投放者责任,坚决斩断灰色产业链利益链。加快建立定期普查机制,做到早发现、快整治。建立部委协作、省际联动机制,加大防治经费保障,确保防治工作常态长效,全面筑牢依法治理 “防火墙”。

三是提高全社会的生物安全意识。强化宠物市场监管,加强“全球公认百种最具危险入侵物种”和“外来有害物种名录”宣传,开展科普宣传进校园、进街道、进社区活动,增强公众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意识。引导公众充分认识擅自引入、放生或者丢弃外来有害物种的危害性和法律后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外来物种入侵防控的良好氛围。

查看原地址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