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学院“三个对接”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网 2023-06-14 17:06

枣庄学院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开展主题教育、落实“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的实战检验,充分发挥人才与科研优势,加强有组织科研,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通过统筹学科专业布局、培育高水平行业人才、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等举措,实现高校科研教学与现实生产力的无缝对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坚持学科特色与战略需要精准对接

学校紧密围绕枣庄“强工兴产转型突围”战略,聚焦枣庄“6+3”现代产业体系,围绕产业链布局专业链、依托专业链打造创新链。一是聚焦服务锂电储能产业。全面助力枣庄打造“中国北方锂电之都”,联合枣庄市34家锂电企业成立枣庄市新能源现代产业学院暨枣庄学院锂电产业学院,将学科专业建在产业上,实现“教”与“产”的同频共振、无缝对接。学校组建以德国洪堡学者王坤鹏教授为带头人的“锂电新能源材料”科研团队,团队从锂电企业获得委托课题12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4件,授权5件,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锂电产业学院入选山东省现代产业学院。二是聚焦服务智能制造与健康工程。联合苏州医工所、枣庄市立医院等组建枣庄市健康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暨枣庄学院健康工程技术研究院,聚焦“医工结合”特色,以与市中区共建“康复辅具集散地”项目为抓手,打造“一体两翼”的健康工程技术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与山东益康药业共建“枣庄学院益康药物研究院”,签订首批1000万元项目合作协议,仅5个月时间,多个研究项目通过车间中试生产,生产成本大幅降低,产品生产率得到明显提高。三是聚焦服务现代农业。校地共建“枣庄学院乡村振兴学院”,合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山亭实践”。学校与泉脉农业等企业联合成立“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学院”,聚焦枣庄地方特色资源开展育种、农产品加工利用及药用资源开发,在彩色小麦、功能性小麦等特用型粮食作物及果树育种、引种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现代农业生物技术教师团队获第二批“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

坚持科技创新与行业需求精准对接

坚持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全力建设一批产教融合高端科研创新平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持续加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进力度,做实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学校获批省级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机构,强化与山东产权交易中心鲁南分中心、鲁南科创联盟等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机构的合作,为科研教师提供全方位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学校主动对接与枣庄行业企业建立合作意向的大院大所,充当当地行业企业与大院大所合作落实的“催化剂”、创新资源的“蓄水池”和成果转化的“助推器”,与苏州医工所、中建材等开展合作,共建现代产业学院、研发机构等平台载体,有效化解了大院大所向枣庄人才派遣难、合作落实难等困境。与枣庄市科技部门联合开展“科技副总”挂职行动,组建高水平专家团队8支,面向全校遴选优秀青年博士等高层次人才16人,选派科技特派员76人,到枣庄市有需求的相关企业挂职,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建成山东省院士工作站、山东省石榴资源综合开发工程实验室等13个省级科研平台和90个市厅级科研平台,与市内企事业单位共建产学研合作机构110余个,承担横向课题1700余项。近两年共认定科技开发与转化合同200余件,科技成果转化总金额达9000余万元。

坚持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精准对接

学校坚持扎根枣庄办大学,构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平台,完善政行企深度参与的学校理事会和专业理事会、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深化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学科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对接、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紧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紧密对接。强化一流应用型专业建设,紧密对接地方产业需求,增设、停招、改造相结合,主动布局新兴交叉专业和“四新”专业,积极申报急缺“四新”专业,推动传统专业全面提升改造,不断优化专业结构,着力打造服务地方产业的学科专业结构。靶向设置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健康服务与管理、生物制药、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等人才急需专业,淘汰落后专业。现有68个本专科专业中的44个与“6+3”现代产业相对接,形成了学科专业紧密对接产业、全面服务产业的良好生态,也带动毕业生留枣就业创业率持续上升。近两年留枣平均就业率达21.17%,创历史新高。(高峰、李文喜、袁心)

查看原地址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