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施家崖村,感受农村的变迁;学习龙山文化,感受文化的传承——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花开半夏,青春筑梦”乡村振兴调研团三下乡实践报道
中国网 2023-08-01 15:23

“三下乡”社会实践,可以加强城乡之间的联系和交流,能够让大学生志愿者了解乡村文化和社会,提高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大学生志愿者通过走进农村、基层社区和贫困地区,深入了解当地的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情况,更好地了解农村发展现状和需求。此外,大学生志愿者还能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牢记初心使命,赓续历史文脉,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花开半夏,青春筑梦”乡村振兴调研团走进济南市章丘区,以施家崖村的发展与龙山文化的传承为主题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

采访老党员术宏胜——质朴智慧守望着村庄

为进一步了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探索乡村发展新模式,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花开半夏,青春筑梦”乡村振兴调研团走进施家崖村,对老党员术宏胜进行了采访。老党员术宏胜怀着真挚的情感讲述了他在村庄的成长、生活经历,并向团队成员们介绍了施家崖村的十年来的发展变迁,术宏胜老人还阐述了他对乡村振兴战略在施崖村实施情况的看法,通过术宏胜老人的话,团队成员们深刻体会到了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深刻含义。

参观发展史展馆——见证小康村的艰辛奋斗

驻村干部带领团队参观了施家崖村的发展史展馆,在这里,团队成员看到了施家崖村从昔日的空壳村变成远近闻名的小康村的演进过程,见证了村民们为实现小康生活而付出的艰辛奋斗。这是党乡村振兴战略在施家崖村落地生根的生动体现,也让团队成员意识到乡村振兴任务的繁重与艰巨,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是当代青年应肩负起的责任。

探访荷香生态园——科技赋能农业生产

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生态园发展了鱼藕立体循环种养模式,在荷香生韵的藕塘旁,就可采钓色泽红亮的龙虾,该鱼藕、虾藕立体循环种养模式是将农业与生态结合,从而实现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这种模式成为富民强村,推进乡村振兴的一把“金钥匙”,在低碳生活的同时形成了生态良性循环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收益。

观璧玉锦鲤——感受乡村振兴的跃动

“小农村,大产业”,一条锦鲤带动全村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带动下,施崖村利用地势低洼,四面环山的天然锦鲤养殖优势,发展了高端锦鲤产业,以合作互利的方式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使得锦鲤企业“如鱼得水”。团队成员们见证了这一绿色生态经济发展的成果,感受到了锦鲤跃龙门式的经济跨越式发展。

参观城子崖遗址博物馆——历史文化的传承者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花开半夏,青春筑梦”乡村振兴调研团来到龙山街道的城子崖遗址博物馆进行实地参观。城子崖遗址博物馆又名龙山文化博物馆,在此出土的文物,最突出的代表便是造型独特的黑陶。在解说员的引导下,团队观看了山东卫视拍摄的城子崖遗址纪录片,让大学生们深入了解了该遗址的历史和新石器时代黄河中下游的龙山文化。

欣赏俊国黑陶——发现黑陶制作的独特魅力

在团队参观完龙山博物馆后,团队成员们抵达了俊国黑陶厂。在厂经理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们欣赏了各种黑陶成品,并让团队大学生们深入体验了整个黑陶的制作过程,发现了黑陶制作的独特魅力,感受到了制作黑陶的乐趣。黑陶是龙山文化的代表作,是龙山文化传承的载体,这群大学生们表示,他们体验了黑陶的制作过程,那么他们便是龙山文化的传承者,有责任去发扬龙山文化!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暑气蒸腾,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花开半夏,青春筑梦”乡村振兴调研团深入了解到施家崖村的发展历程。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不仅仅是农业发展的问题,更是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的综合性任务。团队成员们对于施崖村由空壳村到小康村的重大变化过程深有体会,认识到建设高端特色的农业产业综合体,实现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意义,意识到基层党组织对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性作用,同时也激发了团队成员对于乡村振兴事业的热情和愿望。当团队成员见识到了传统手艺和文化的传承,产生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实现乡村振兴,应秉传承之力,让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们树立起了远大的志向,愿意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的行动中去,意主动肩负起复兴传统文化的的重担,当好传统文化的坚定传承者、积极传播者,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为实现乡村振兴、文化传承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查看原地址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