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3月4日讯(记者王冉)今年的全国两会恰逢“十四五”规划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的关键历史节点。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创新成为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中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将当地的发展与国家的战略部署相结合。
湖北是我国的科教大省,高校和科研院所云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丁烈云在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时说,建议加强国家对中部地区的科技创新资源部署,依托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
依靠“三种力量”汇聚创新资源
丁烈云指出,今后湖北的发展不能完全依靠资源配置和优惠政策,而应主要依靠创新驱动发展。这就需要通过以下“三种力量”来汇聚创新要素,助力高质量发展。
一是政府的力量,即政府对创新资源的布局,比如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国家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在我国现有的创新基地布局中,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都设有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中部地区尚未有部署。对此,丁烈云建议在武汉部署国家科技创新中心,进一步完善我国创新基地的区域布局。
二是市场的力量,即通过大型企业来吸引创新要素。丁烈云希望大型企业可以把研发机构布局在武汉,华为武汉研发基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武汉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研发的人力资源丰富、房价不高、湖光山色、环境优美。企业的研发机构可以吸引大量创新人才,形成浓郁的创新文化,进一步驱动武汉的创新发展。
三是社会的力量,即年轻人的自主创新创业。丁烈云认为,勇于创新的年轻人是不容忽视的社会力量。比如深圳,那里以前并没有什么资源优势,正是因为汇聚了一批敢闯敢干的年轻人,将这座小渔村建设成了国际大都市。
推动数字城市建设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建议》将“高质量发展”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表明了为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奋斗的决心。丁烈云认为,高质量发展涉及方方面面,就城市建设和城市治理而言,“以前主要靠‘摊大饼’式的大拆大建,现在则是通过改造老旧小区来提升城市的功能和品质,改善社区环境和物业服务水平,从而提升人民的居住体验。”
丁烈云强调,城市治理的现代化应该与数字城市或智慧城市建设相结合。城市建设的科学规划应建立在大数据的基础上,这些数据涉及市政设施、人口数量和结构、经济社会活动等方面,但目前由不同的部门所掌握,这给制定诸如老旧小区改造方案决策造成不便。因此,丁烈云建议,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推动实现各部门之间数据共享,为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科学支撑。
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部布局中的“王牌”
2月18日,湖北省召开科技创新大会,明确指出要提高全省创新布局的集中度和显示度,加快建设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的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辐射带动鄂州、黄石、黄冈、咸宁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人才集聚。到2035年,东湖科学城将进入全国第一梯队,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部布局中的“王牌主力”。
据丁烈云介绍,湖北还将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湖北产业经济发展需要,在优势创新领域组建7座湖北实验室,涉及光电科学、空天科技、生物安全、生物育种等领域。丁烈云所在的华中科技大学将组建光谷实验室,他对中国网记者说:“湖北光谷实验室将瞄准国家实验室的建设标准。现在‘武汉光谷’已成为‘中国光谷’,下一个目标是建成为‘世界光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