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全球胜任力的国际组织人才 上经贸大成立沪上首家国际组织学院
中国网商务频道 2024-05-28 11:39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以及上海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的《上海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十大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23-2026)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的具体举措,满足日益增长的国际组织人才需求,2024年5月27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成立上海首家国际组织学院。据了解,这是拥有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的国际组织学院。

日益走向世界中心的中国亟需大量国际组织人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主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据介绍,国际组织学院将探索本硕博高度衔接、中英法三语结合、中外高校和国际组织联合培养、特色课程与拓展活动紧密结合、全日制培养与社会化培训相互支撑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全球治理体系正在经历深刻变革。如何提高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引领新一代国际贸易与投资规则的发展,是当下中国的重大发展战略和人才需求所在。二十大报告指出,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在此背景下,加快培养国际组织人才,特别是国际谈判人才、国际规则制定人才和国际争端解决人才,可以推动我国更加积极、深度参与各领域全球治理,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国际组织人才短缺制约我国更好地参与国际事务。我国当前在国际组织中的职员总数、规模和影响力都与我国的国际地位及缴纳的会费份额有相当大的差距。以联合国系统为例,2022年-2024年中国承担联合国会费比例为15.25%,约为4.381亿美元,位列世界第2,仅次于美国的6.93亿美元(占比22%)。但是,截止2021年12月,作为世界第一大人口大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联合国会费第二大缴纳国,中国在联合国系统仅有1336人,仅占比2.31%,其中在联合国秘书处的非语言类中国籍专业人员更少,甚至不足百人,远低于其他国家的比例,在联合国的5个常任理事国中处于最低水平。

高校承担着国家使命培养国际组织人才的责任。2023年,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进一步明确支持高校以特色优势学科专业为依托,建设国际组织学院等专业特色学院。高校开展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是国家战略发展的战略需要,同时又能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推动学科专业的内涵式发展。

全球胜任力是外经贸大学学生亟需补缺的能力。贸易打造了今日的世界。“外”“经”“贸”大学的毕业生,需要具备在国际和多元文化环境中的工作和与人交往的全球胜任力。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是我国对外经贸人才培养的摇篮,注重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提升学生国际交往能力与专业实践能力,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职业素养与社会责任意识,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国际经贸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建校以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为国家培养的国际经贸专业人才中,许多人已成为我国对外经贸企业界的领袖人物、跨国公司或涉外企业的精英骨干,在世界经贸舞台发挥才干。学校将“高水平、国际化、特色鲜明的应用研究型大学”确立为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将培养实践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作为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目标。

中国网中国商务频道了解到,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是WTO首批世界贸易组织讲席院校,同时也是WTO全球7个培训伙伴中在中国内地设立的唯一区域培训合作伙伴(WTO亚太培训中心)。学校在WTO和国际经贸治理方面的传统优势,为开展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基础。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表示,将重点为国家和地方培养和输送以下五类人才:深谙国际事务、代表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的人才;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领域的教学、研究人才;涉外经贸、法治和谈判领域的专业人才;非政府组织和涉外实务部门的管理人才;国际组织后备人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供图)

查看原地址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